第四百七十章 张辽失踪-《翔霸三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不用让张翔猜啊!张翔可以对百姓宁杀错莫放过,但是对这些地方豪门,这些地方豪门不像是世族那样传承成百上千年。

    这些地方豪门可以说是古代的暴户,古代的暴户还是干实事的,也许出不了顶级人才,但可用之才却比比皆是,毕竟他们还没有烂到家。

    而青州的地方豪门出的都是武将之才,文臣与武将相比,张翔更喜欢武将,张翔从来不否认文臣的重要性,但张翔还是喜欢武将。

    也许就是因为武将思想简单吧!文人一个比一个滑头,尤其是杨旭和郭嘉这两个货,一直在挑战张翔的底线,经历了这么多事。

    张翔觉得自己都快没有底线了,还是武将好用,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?哪怕是让他们送死跳悬崖,这些武将眼睛都不眨一下直接就跳下去。

    在忠心的文人都不会这么做,这就是文人和武人的区别,张翔自然更偏好于武人,青州出来的将领一般都是莽夫,就因为如此反而好控制。

    对这些地方豪门张翔就更不能下手了,既然不愿意离开青州,那么张翔只能限制他们的行动,这个时候就传出了一些流言蜚语。

    说张翔想要卸磨杀驴,张翔可真是冤枉了,这可真是谣传,这磨还没有拉起来呢?张翔当然不会杀驴了,谣言止于智者。

    但这个世上智者还是太少了,这些地方豪门家主反而有很多人相信,一个个找各种借口向张翔请辞,想走可以张翔也不会强求。

    这些走的反而不是曹操派来的人,这些地方豪门张翔的确很需要,但是也不急于一时,反而这些不走的人,才是真正的有问题。

    张翔命令下边的人对这些人进行紧密的监视,张翔就不相信曹操耍了这么多的花招,就没有大的动作,哪怕是硬碰硬,也可以让张翔安心啊!

    大不了打不过张翔可以走,现在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,绕来绕去真不像是曹操手笔,以前曹操动手,都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。

    以前曹操都是掌握大的方向,那些旁枝末节都由底下的人处理,怎么曹操变成了这样,其实曹操变成这样,有张翔的功劳。

    那些处理细节的人,都是曹操重用之人,贾诩荀彧之流都是这样的人,最后他们都死了,而且都跟张翔有或多或少的关系。

    这样的人才曹操手下也不多,顶级人才可不是大白菜说有就有,没有死在战场上,却都死在了阴谋诡计之下,曹操也是非常心疼的。

    为了不让曹操继续得逞,曹操不得不亲自出手,事不巨细一一过问,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,吃了这么多的亏曹操自然要有一些对策。

    虽然这样加重的曹操负担,但至少曹操清楚底下的情况,就算有什么差错端疑,也可以及时补救,不至于亡羊补牢为时已晚。

    人才可不是羊,死一个不算什么,那是死一个少一个,久而久之曹操也学会了从细节下手,跟张翔玩一些小手段,对曹操来说也是一种乐趣。
    第(2/3)页